大皇子心知三皇子是在故意挑拨,眼底一片阴鸷,掩在袖中的手紧紧握拳。
该死的!
临了竟还要摆他一道。
不过眼下一切都尽在他的掌控之中,即便三皇子这三两语的挑拨之词让景平帝对他心怀芥蒂,也再不能拿他如何了。
大皇子摆了摆手,正要让人将三皇子拖下去,谁知这时景平帝已经开口道:
“来人,将三皇子押入天牢,等候处置!”
“崔贵妃夺其位份封号,打入冷宫,终身不得出!”
“查抄三皇子府和承恩公府,一应人等全部羁押,着大理寺彻查!”
景平帝的目光最后落在崔太后身上,皱了皱眉。
他一时间似有些犹豫,该如何惩处崔太后。
还未开口,崔太后便已经抢先喊道:“哀家可是你的母亲,即便哀家不是你的生母,也是你的养母,对你有养育之恩,你还敢弑母不成?”
景平帝直直对上崔太后的目光,面无表情道:“朕自然不会做此等大逆不道,人神共愤之事。”
他若是下令杀了崔太后,便要背负弑母的罪名,遭天下人唾骂,更难逃史书工笔。
将来后人评说,有这样的污名在,纵然他再励精图治,让大启海晏河清,在世人眼中也难有明君之名。
这样的蠢事,景平帝当然不会干。
景平帝略一沉吟,终于开口道:
“来人,太后身体不适,需得静养,送太后回寿康宫颐养天年,闲杂人等不得前去搅扰!”
这意思便是要将崔太后软禁在寿康宫了。
崔太后立时怔愣在原地。
随即心里暗暗松了一口气。
她以为是自己方才的那番话起了作用,景平帝还顾念着她的养育之恩。
只要景平帝还念着这层恩情,那事情就还有转圜的余地。
三皇子谋逆失败已成定局,再怎么狡辩都无用,这层罪是脱不掉的,但是她却可以利用对皇帝的养育之恩来求求情,好歹为崔家保留下一些血脉。
崔太后斟酌着该如何开口,景平帝却不想再多说什么。
当即摆了摆手,吩咐人将这些乱臣贼子都带下去。
立刻便有侍卫上前,将三皇子和崔贵妃等人都押了下去。
一时间,殿内哭嚎声求饶声不绝于耳。
待殿内重新变的清净了以后,景平帝面上一副颓然之色,整个人摇摇欲坠。
似心神受了极大的打击,又似病体再难以支撑。
他扶着床柱粗喘了两口气,这才对大皇子说道:“朕累了,你也先下去吧。”
然而大皇子却站在原地一动不动,好一会儿都没有动作。
景平帝似意识到什么,顿时撩起眼皮,看向大皇子。
大皇子挑眉一笑,“父皇莫急,儿臣有件事想请父皇帮忙。”
“只要父皇答应儿臣,儿臣这便退下,让父皇安心养病。”
说完,大皇子从怀中掏出一封圣旨,让身边的近侍捧到景平帝跟前。
那近侍哆嗦着上前,在离景平帝三步远时停住,将圣旨展开,抑扬顿挫地念了一遍,然后双手往前递了递,又捧给景平帝亲看。
这是一道退位让贤的诏书。
只不过继位新君的名字,从三皇子变成了大皇子。
“只要父皇同意在这道诏书上盖上印玺,再传朝中重臣,亲口说明立儿臣为新君,儿臣这便带人退下。”
大皇子顾忌着景平帝身患天花,倒是没让他亲手在退位诏书上盖印。
只要这印是景平帝同意盖的,又有朝中重臣为证,其他的都是细枝末节的小事。
大皇子直直看向景平帝,面上再也没有敬畏之态。
虽然先前三皇子诸多挑拨之,但大皇子心中跟明镜一样,知道三皇子有些话说的一点都不错。
皇位不仅三皇子想要,他也想要!
无论他怎么争,都是比不过萧景翊在景平帝心中的分量的。
在他和萧景翊之间,景平帝肯定想把皇位传给萧景翊,而不是他。
眼下他好不容易抓住了这么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,自然不会放过。
没道理他忙活了这么一通,最后却要眼睁睁看着萧景翊坐拥这万里江山。
景平帝盯着大皇子看了半晌,忽然忍不住笑出声来。
这一个两个的,还真是他的好儿子啊!